隨著鎳資源的枯竭,鎳鐵設備廠家的產品越來越受到重視。處理紅土鎳礦的主要工藝是回轉窯-礦熱爐工藝。礦熱爐冶煉紅土鎳礦選擇嚴格,一般要求鎳含量大于2%,鐵含量小于25%,用于冶煉鎳含量大于15%的高鎳鐵合金。
目前,紅土鎳礦高爐技術發展迅速。鎳含量為1%-2%,鐵含量為40%-50%的紅土鎳礦,大多采用300米以下的小型高爐冶煉,獲得鎳含量為1%-4%的低鎳、中鎳鐵水。從實際操作來看,230 m以下的高爐更適合大規模生產,但環保壓力大,230 m以上的高爐很難生產鎳鐵。
鎳鐵設備廠家對鎳鐵高爐技術經濟指標的合理選擇、原燃料質量指標的確定、高爐類型、風口長度和角度、氣流分布、設備配置等進行了技術研究。開發了適應鎳鐵生產的大型鎳鐵高爐新技術,鎳鐵高爐容積從傳統的300m增加到580m。
鎳鐵設備廠家的高爐冶煉一般采用全紅土鎳礦燒結礦的裝料結構生產含鎳鐵水。該工藝主要工序為:紅土鎳礦生石灰配礦/干燥窯脫水燒結成型高爐配料高爐冶煉含鎳鐵水不銹鋼精煉。技術難點在于燒結礦強度低、成分波動大、孔壁薄、品位低、鋁含量高、渣量大、軟熔范圍寬、鐵水流動性差。
由于紅土鎳礦的復雜性,一般來說鎳鐵設備廠家會以兩種典型的紅土鎳礦為例來進行分析。紅土鎳礦一般含水量為30%-40%,其粘度很高,直接影響紅土鎳礦的運輸、配料和燒結質量。因此,在燒結過程之前需要對原礦進行脫水。有些鋼鐵企業用生石灰來混勻礦石,利用生石灰的吸濕性和放熱性來達到脫水干燥的目的。還可以預熱紅土鎳礦,在后續燒結過程中繼續起到熔劑添加劑的作用。一般需要加入5%-20%純度90%以上的生石灰進行生石灰脫水,燜礦翻礦時間為10-15天。因此,有必要配備大型原料儲運場進行生石灰攪拌,特別是在雨水較多的地區。一些鋼鐵企業使用干燥窯進行脫水。生石灰混合2-3天后,紅土鎳礦送至回轉干燥窯進行干燥處理。脫水紅土鎳礦的含水量為20%-25%。在燒結配料倉中配料、一次混合、二次混合后,進入燒結機進行烘烤成型。